pg电子试玩入口-pg电子游戏 >> 诸子百家 >> 国学文化

这位中国人被美国刻在华盛顿碑上,日本对他也很崇拜,国人却骂他-pg电子试玩入口

历史教育 2023-09-16 17:28:13

来源 | 头条号“深夜聊斋”

华盛顿纪念碑,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,是为纪念美国国父乔治·华盛顿而建。

这座方尖碑始建于1848年,中间因为经费问题而停摆了22年,最终在1884年正式竣工。在这座碑上,竟然有一篇来自清朝的碑文,上面是一段用汉字书写的文字。

能把汉字写到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上的这位晚清人物,正是山西人徐继畲(音同“余”)。

一、徐继畲其人徐继畲,字健男,山西五台人,生于乾隆六十年(公元1795年)。因为其父徐润第曾高中进士,所以徐继畲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并且还曾师从当时的大才子、续写《红楼梦》的高鹗。

1826年,徐继畲高中进士,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为庶吉士(高级储备干部),然后又先后成为翰林院编修、陕西道监察御史。

1836年,徐继畲上书建议革除官场弊政,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,进而被召进宫面圣。徐继畲当场向皇帝陈述百姓的疾苦,让道光为之落泪。由此,备受道光赏识的徐继畲开始平步青云。

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,徐继畲调任福建,走进抗英一线。他组织军民死守漳州,获得朝廷认可,因此晋升为福建布政使,负责办理通商事宜,从此开始接触和认识西方。

几年后,徐继畲又升任福建巡抚和闽浙总督,兼理通商事宜,更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。

明朝中期以后,在中国人的认识里,西方人如鬼怪无异。

这种情况,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获得不可逆转的改变。以徐继畲为代表的开明官员,开始利用署理通商事宜的机会,接触了解来自英法等国的传教士、官员、商人。

通过这些媒介,他们开始了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和思考。这一期间,就有了魏源所着的《海国图志》以及徐继畲所着的《瀛寰志略》。

跟魏源一样,徐继畲也成为大清“睁眼看世界”的首批知识分子。

《瀛寰志略》里的世界地图

二、《瀛寰志略》写了什么《瀛寰志略》是一本介绍西方诸国的书,全书一共10卷,约14.5万字,42张插图。

在书中,徐继畲按照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的顺序,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立国历史,并在各国介绍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。

在书中,徐继畲特别表达了对美国的高度关注。彼时,美国正处在崛起过程中,尚未达到称霸世界的实力。但徐继畲根据它建国的历史以及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制度,断定其必然有希望。

当谈到美国国父华盛顿时,徐继畲更是夸赞不已,他写道:

华盛顿,异人也。起事勇于胜广,割据雄于曹刘。既已提三尺剑,开疆万里,乃不僭位号,不传子孙,而创为推举之法,几于天下为公,骎骎乎三代之遗意。其治国崇让善俗,不尚武功,亦迥与诸国异。余尝见其画像,气貌雄毅绝伦。呜呼!可不谓人杰矣哉。""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,幅员万里,不设王侯之号,不循世及之规,公器付之公论,创古今未有之局,一何奇也!泰西古今人物,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!"

在这段文字里,徐继畲首先肯定了华盛顿的能力和功绩,说他是勇于陈胜、吴广,胜过曹操、刘备的。

接着,更让他感叹的是,华盛顿在功成以后,并没有称帝称王,更没有传位于子孙,而是秉持“天下为公”的理念,创立了民主的“推举之法”。

这种胸怀与气度,让徐继畲感叹:古今人物,能不以华盛顿为首哉!

1848年7月4日, 华盛顿特区为华盛顿纪念塔奠基,并向各州、各国征集纪念物。在来华美国传教士帮助下,浙江宁波府向美国赠送了一块花岗岩石碑,用中文刻有《瀛环志略》中赞美华盛顿总统的两段按语,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第十层,成为华盛顿纪念碑的一部分,后来,徐继畲的名字被美国收进了《世界名人录》。

华盛顿纪念碑里的神秘汉字石碑

三、徐继畲的代价徐继畲写作《瀛寰志略》的一大目的,就是想从世界列强身上,寻找战胜英国之道。最后,徐继畲便览世界诸国,把目光投向了曾经战胜英国的美国。

从这个新生的国度身上,徐继畲也似乎看到了大清的未来前途。因此,在字里行间,他不免流露出兴奋之情,以至于评价华盛顿为“古今第一人”。

但是,这种评价未免太过激了,放在今天,也不会被大众所认同,更何况是在当时。

因此,徐继畲受到了强烈的抨击。华盛顿是不称帝、不传位子孙,那么,称帝又传位给儿子的大清皇帝,是不是要比华盛顿逊了好多呢?徐继畲是犯了根本性的原则错误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不少人批评徐继畲涨夷人志气、灭自己威风,是“洋书”看多了,脑子出毛病了。

就在这本书饱受争议的同时,接下来发生的神光寺事件更是给了徐继畲仕途生涯致命的一击

1842年8月29日中英代表在英舰“康华丽号”上签署《南京条约》

1850年6月,两名英国人向福州城内的神光寺僧人租赁了一处房屋,当地知县盖章同意后,两人搬进去居住。此举开创了英国人在通商口岸入城的先例。但神光寺为当地生童会课之地,消息传出,绅民大哗。

事件发生时,林则徐刚从云贵总督任上开缺回乡。得知外国人入住福州城,他以乡绅代表的身份致信徐继畲,主张发动民众驱逐英国人。徐继畲向他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他认为英国人进城“系查照合约之文,亦非无端放入”,如果强行驱逐,“势必藉为口实,以兵船入港滋扰”。

其实林则徐与徐继畲的交集并不多。林从云南回福州后,咸丰帝试图再次启用这位抗英名臣,曾委派徐继畲去林家探望其身体状况,两人除此之外并无私交。按照官场惯例,赋闲在家的官员不得对地方事务加以干涉,显然,这一次林则徐破坏了规则。驱逐还是妥协,他们给出的不同主张,在后来百年间决定了各自收获的截然相反的历史评价。

见徐继畲无动于衷,林则徐转而致信英国人:“我士民厚道相待,姑看将来,不肯遽如广东众人坚持力阻。”意即,如果英国人不主动退出福州城,自己就要号召民众起来驱逐之。没多久,福州城内出现了“某日定取夷人首级”的标语。林则徐甚至招募乡勇,进行操练。

徐继畲则在怒气腾腾的民众和英国人之间来回调和。在当时写给兄长的信中,徐继畲不无怨言地提道:“有夷人租住城内寺屋一事,事本细微,从容劝谕,本可了结。乃巨绅林少穆则徐,意在沽名,急欲驱逐。”

林、徐的争论愈演愈烈,林则徐干脆联合翰林院侍读学士孙铭恩等人参奏徐继畲,把事情捅到了朝廷之上。咸丰帝站在了林则徐一边,要求任何状况下,外国人不得入城。徐继畲仍设法周旋调和,没有立马采取驱逐行动,直到年底,在皇帝的再三敦促下,才终于迫使两名外国人搬出了神光寺。在这场争论中,林则徐以爱国派的姿态完胜,徐继畲则沦为众人口中的投降派。

1850年,徐继畲被召回北京,降职后赴四川任主考官,途中再被解职。次年,55岁的他回到了山西老家。当初从翰林院空降地方,他连升了六级,由五品升至从二品,有时候甚至隔几天或数月就被提拔一次,常常是赴任途中又受到新的提拔。但神光寺事件后,徐继畲的仕途戛然而止。

直到十几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失败,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等大臣才深刻意识到了中国的落后,终于开始了“师夷技长以制夷”的洋务运动,《瀛寰志略》因此重新回归到了大众的视野中,人们此时终于摒弃了以往的偏见,开始尝试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本着作。同时,徐继畲也因为重印《瀛寰志略》而被重新任用,并被任为授太仆寺卿,直到1869年告老还乡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《瀛寰志略》虽然在当时不受待见,但是这本书却在美国和日本大受欢迎:被日本从1859年开始接连翻刻,认为是“通知世界指南针”。
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文章来源于网络,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,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,如有侵权请联系pg电子游戏进行删除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adaojiayuan.com/guoxue/117829.html.

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pg电子游戏的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pg电子游戏的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(管理员邮箱:602607956@qq.com)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相关文章
网站地图